中国消费者报广州讯(陈晓莹记者李青山)近年来,又现装修行业不断变化发展,陷阱在满足消费者各种需求的谨防家装同时,也产生了不少消费纠纷问题。合同特别是变销近期,进入家装旺季,售代有不少消费者向广东省消委会投诉咨询反映,理合他们在签订合同采购装修材料时,又现在商家的陷阱低价诱导下,改签了销售代理合同。谨防家装在后续的合同合同履行中,商家便以各种理由要求消费者增加费用,变销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消费纠纷。售代为提高消费者防范风险的理合意识和能力,帮助广大消费者规避消费陷阱,又现广东省消委会特别发出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注意合同陷阱,谨防家装合同变销售代理合同。
家装合同是人们为满足日常生活进行房屋装饰而签订的合同,而销售代理合同是购买商品用于经营销售的商业合同。两者性质不同,合同双方应承担的责任、维权的途径也有差别,具体表现为:一是合同主体身份不同。家装合同双方一般为消费者和商家,而销售代理合同双方则为销售代理人和委托人。二是合同履行内容不同。家装合同中,由消费者支付相关费用,商家提供材料和完成装修。销售代理合同中,消费者变成了销售代理人,商家变成了委托人,销售代理人在代理权限范围内替委托人销售商品。三是纠纷解决方式不同。家装合同纠纷属于消费纠纷,消费者可通过请求消委会调解、向行政部门投诉、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多种途径解决。而销售代理合同纠纷属于商业纠纷,一般通过仲裁、诉讼的方式解决。
商家诱导消费者签订销售代理合同,将消费者变成销售代理方,变相增加了消费者的责任和风险,规避了法律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事后又以各种理由要求消费者增加费用,更是严重侵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为此,广东省消委会郑重提醒广大消费者在签订合同时,要认清合同性质,不要轻信销售人员的低价诱导而签订代理销售合同。同时应做到以下方面:
谨慎选择商家。消费者应优先选择经营规模较大、信誉口碑良好、服务诚信规范的家装公司。建议消费者可通过相关网上公示系统查看公司是否有合法经营资格、相关资质证书等,同时对比多家公司择优选购,不要轻易相信第三方平台的视频信息推广。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面对规模较小、开业时间较短的商家推出的预付服务,须更慎重考虑。
理性看待低价。家装公司通常会抓住消费者心理特点,以“最低价”“内部返现”“内部价格”等内容进行广告宣传,建议消费者应客观看待此类宣传广告,详细了解经营者服务项目和内容,明确相关金额,不要轻易相信销售人员的口头承诺,避免落入消费陷阱。
认真阅读合同。消费者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以及所购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质量、价款、服务标准、优惠条件和有效期限等事项。对于有空白栏的条款应补全或删除,遇到约定不清或不公平、不合理的条款应及时提出质疑,不要轻率签字,避免在合同生效后产生纠纷。
依法理性维权。消费者应妥善保管消费凭证、合同等材料,尽量留有现场影像资料,以备维权之用。若遭遇销售代理合同类纠纷,可向属地消费者委员会咨询了解维权方法。若遭遇装修方面的消费纠纷,可与商家先行协商解决,如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消费者可拨打12345、12315投诉,或登录广东消费投诉咨询信息化综合平台(http://ts.gdcc315.cn/dologin)向消委会投诉维权。
责任编辑:24
冬季是牛羊肉销售的旺季,为严防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牛羊肉及其制品流入餐桌,近日,北京市丰台区市场监管局开展了牛羊肉市场专项检查,确保牛羊肉市场安全稳定。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董芳忠摄影报道责任编辑:张林保 ...
中国消费者报石家庄讯谭鑫记者李建)近日,河北省青县市场监管局会同县商务局等部门联合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价格监督检查,维护消费品市场价格秩序。执法人员在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检查以旧换新销售情况。沧州市市 ...
中国消费者报南宁讯兰晓孟记者顾艳伟)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市场监管局全面开展市场监管领域特种设备和电动自行车全链条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安全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不能有丝毫懈怠。经营主体一 ...
中国消费者报哈尔滨讯记者刘传江)随着冰雪旅游季的到来,为增强冬季旅游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工作的针对性和靶向性,有效防范食品安全风险,保障广大群众假日旅游期间饮食安全,近日,黑龙江省鸡西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 ...
中国消费者报西安讯记者徐文智)12月2日,陕西省西安市食品生产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现场观摩暨经验交流会在蓝田县举办。会议深入推进西安市食品生产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示范推广工作,进一步引领和带动食品生产企业有效 ...
近日,北京市石景山区市场监管局对辖区含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建筑类涂料与胶黏剂产品销售主体开展专项整治,进一步强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限制管理,切实守住产品质量安全底线。执法人员重点检查五金店、日杂店、 ...